位置: > 为民服务 > 粮食购销 >

河南粮食市场6月份价格分析

来源: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有限公司 关注: 时间:2025-07-07 09:28

小麦

市场行情综述

6月,夏粮快速收获、集中上市,新麦季节性卖压显现。随着新麦价格逐步走低,触发最低收购价收购启动条件,河南、安徽相继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释放政策挺价稳市信号。截至6月末,豫、皖两省累计启动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超200家,小麦价格底部支撑明显增强,市场购销稳步回升。

小麦收获收购情况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8日,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西南、黄淮海等麦收重点地区收获基本完成,“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今年全国大规模小麦机收于5月下旬全面展开,麦收节奏紧随小麦成熟时间快速调整高效推进,总体进度比常年快了2-3天,黄淮海重点省份集中机收结束时间均比常年快5天左右。

新季小麦上市后,夏粮收购也在快速推进。特别是随着河南、安徽两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积极组织收购,极大程度缓解小麦集中上市带来的供应压力,改善小麦市场价格预期,加快小麦收购进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全国已累计收购夏粮小麦超1700万吨。另据监测显示,截至7月1日,河南省按市场价收购新产小麦728.8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新产小麦146.2万吨;安徽省累计收购新产小麦363.7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新产小麦11.9万吨。

市场供需情况

进入6月,随着新季小麦集中上市,基层售粮压力明显加大,小麦价格承压走弱,市场观望情绪渐趋浓厚。为稳定小麦价格、激发市场购销活力,国家于6月7日、6月21日先后在河南、安徽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与此同时,各级储备轮换收购工作稳步推进,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小麦市场的底部支撑得到进一步强化。截至6月末,豫、皖两省已累计启动最低收购价库点200余个,且新增收储库点仍在持续增加。随着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的逐步扩大与库点数量的稳步增长,小麦市场行情迅速企稳,经纪人、制粉企业及饲料养殖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入市积极性显著提升,小麦销售渠道也随之进一步拓宽。当前小麦市场价格底部明确,农户惜售情绪较上市初期有所加重,主产区农户售粮价2360-2400元/吨,较6月初上涨20-40元/吨。进口方面,5月小麦进口56万吨,同比下降70.1%;1-5月小麦累计进口量161万吨,同比减幅80.1%。5月玉米进口19万吨,同比下降81.6%;1-5月玉米累计进口63万吨,同比下降93.7%。谷物进口总量依然维持较低水平,继续利好小麦后市行情。价格方面,监测显示,截至6月30日,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均价为2440元/吨,较月初下跌1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为2460元/吨,与月初持平;河南郑州地区为2440元/吨,下跌20元/吨;商丘地区为2430元/吨,下跌3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为2460元/吨,与月初持平;安徽宿州地区为2440元/吨,下跌10元/吨。

面粉麸皮情况

6月份,面粉消费淡季,叠加降雨增多,面粉储存难度增加,粉企及下游经销商维持低库存运转。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6月25日,受调查面粉企业开机率40%,月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同期,华北黄淮制粉企业平均理论制粉利润-41。其中,河北石家庄-29.4元/吨,山东济南-64.6元/吨,河南郑州-29元/吨。监测显示制粉利润减亏主要得益于小麦原料成本下降和麸皮价格大幅上涨。面粉价格方面,监测显示,截至6月30日,河北石家庄粉厂面粉出厂价为2720元/吨,较月初上涨20元/吨;山东济南为2680元/吨,上涨20元/吨;河南郑州为2680元/吨,与月初持平;商丘为2690元/吨,与月初持平;江苏徐州为2680元/吨,上涨20元/吨;安徽宿州为2680元/吨,上涨20元/吨。

6月份,国内麸皮市场价格整体偏强运行。价格上涨因素:一是面粉消费淡季,粉企开机下降,麸皮产量有限。二是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刺激麸皮替代需求上升。价格监测显示,截至6月30日,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格为1880元/吨,较月上涨140元/吨;山东济南为1880元/吨,上涨140元/吨;河南郑州为1790元/吨,上涨60元/吨;商丘为1610元/吨,上涨220元/吨;江苏徐州为1920元/吨,上涨140元/吨;安徽宿州为1940元/吨,上涨160元/吨。

后市预测

新麦收购旺季,市场供应充足,压制小麦价格。但在政策性收购、饲用替代等利多因素影响下,市场看涨预期上升,预计短期内小麦价格稳中偏强运行。

玉米

市场行情综述

6月,玉米市场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价格继续偏强运行。夏粮小麦收割结束,贸易商重心转向小麦收购,玉米购销减少。河南、安徽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激活小麦市场购销,亦提振玉米市场看涨预期。当前玉米市场供给持续偏紧,东北、华北部分深加工企业开始提价争夺粮源,以确保库存安全。

监测显示,截至6月末,河南焦作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5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0元/吨;山东寿光2480元/吨,上涨50元/吨;河北秦皇岛2350元/吨,上涨20元/吨;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320-2340元/吨,上涨60元/吨;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2460-2480元/吨,上涨70元/吨。

市场供应情况

6月,全国由南向北进入夏粮收购高峰,贸易商转向收购小麦购销,玉米市场粮源供给减少。与此同时,河南、安徽启动小麦托市收购,为小麦市场注入强心剂,同时也提振了玉米现货价格的看涨情绪。分区域来看,华北深加工企业采取以价促量策略维持到货量,本地贸易商和东北货源的补充共同维持市场供需平衡。东北地区玉米库存逐步消耗,供应端出现阶段性短缺,深加工被迫提价锁粮。本月,北方港口玉米到货量有限,产区优质货源很难到达北港,库存下降明显。南方港口玉米价格也以上涨为主,主因到货成本高位。南港玉米价格虽上涨,但成交情况较为一般,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增加。进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5年1-5月我国玉米进口总量63万吨,同比下降93.7%。1-5月中国进口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累计844万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2109万吨。

市场需求情况

6月份,国内生猪价格震荡偏强运行。一方面月底期间集团场出栏缩量。另一方面散户二育投机增加,集团猪场虽然在降重,但是散户出栏体重还在增加,打乱集团猪场降重节奏。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6月30日,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67元/公斤,较月初上涨0.17元/公斤;内三元14.30元/公斤,均较月初上涨0.2元/公斤。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环比增长0.1%,同比上涨1.2%。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处于绿色区域。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监测,2025年5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70万吨,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6.9%。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39.4%,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当前,华北、黄淮部分区域玉米价格已高于小麦价格,形成显著的比价优势,饲料企业进一步增加小麦替代使用比例,尤其是长江沿线销区饲料企业正逐步扩大小麦采购规模。深加工方面,深加工副产品价格回暖带动加工利润向上修复,但淀粉深加工利润仍然处于亏损区间,企业开机率维持低位。Mysteel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重点60家玉米淀粉生产企业总产量为112.61万吨,环比减少18.385万吨。6月份玉米淀粉行业开工率51.93%,环比降低8.48%,同比降低7.99%。另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6月24日,东北地区玉米淀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61元/吨,周环比上升34元/吨;华北地区玉米淀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110元/吨,周环比下降9元/吨。预计后期国内淀粉价格将呈现稳中有涨态势:一是夏季淀粉糖消费进入季节性旺季,并且企业开工率下滑,利于淀粉价格上涨。二是玉米供需基本面偏紧,玉米价格保持强势,也对淀粉价格形成较强支撑。

 后期走势预测

玉米市场青黄不接,供应紧张,对玉米价格有利多支撑,但小麦替代量也在逐步增加,影响玉米的上行空间。另外,需关注玉米拍卖对市场的补充情况,拍卖价格及拍卖量对玉米价格均有引导作用。综合来看,未来短期内玉米将会维持小幅上涨趋势,但上行空间有限,价格预计以震荡为主。

稻谷

市场行情综述

6月初,我国稻米市场延续“基层粮源供应下降、稻谷补库需求稳定”的特征,普通稻价格小幅上涨,优质稻价涨幅明显。进入下旬,南方产区新季早稻陆续收获上市,陈稻价格以稳为主。终端大米需求持续疲软,但产区基层余粮供应逐渐收紧,稻谷价格坚挺,加工企业采购成本难降,米价底部支撑较为有力,大米价格以稳为主。

市场需求情况

随着基层粮源的持续消耗,主产区余粮供应普遍偏紧,企业加工以自有库存、地方储备轮出和托市拍卖为主。贸易商库存已降至低位,地方储备轮出陈稻成交活跃,有效补充市场供应。6月以来天气逐渐转热,终端需求更显疲软,叠加大米储存成本上升,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高考结束后集团性消费有所下降,叠加大中院校即将放假,市场主体采购心态谨慎、备货意愿不高,库存维持低位,大米市场交易节奏不快,国内大米市场购销清淡,加上国际米价低位运行、进口大米价格优势明显,米价缺乏上涨动力,受成本支撑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晚籼稻:湖南长沙普通中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2640元/吨,广东广州3030元/吨,湖北武汉2750元/吨,河南信阳250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江西南昌264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0元/吨;安徽合肥2660元/吨,上涨40元/吨;粳稻方面: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格2720元/吨,吉林长春2940元/吨,辽宁沈阳292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江苏南京普通粳稻2965元/吨,上涨10元/吨;安徽合肥2980元/吨,上涨20元/吨。

截至6月末,江西南昌晚籼米出厂价390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40元/吨;广东广州4400元/吨,福建福州4440元/吨,湖北武汉402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河南信阳3850元/吨,下跌30元/吨;湖南长沙3840元/吨,下跌80元/吨。粳米方面:黑龙江圆粒粳米出厂价3730元/吨,吉林长春普通粳米436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江苏南京3960元/吨,上涨20元/吨;安徽合肥3880元/吨,上涨20元/吨。

国际大米情况

5月国际大米价格小幅回升,进口米价差优势略微缩小,贸易商进口意愿较4月略有下降;但当前国际米价已回落至常年水平,处于低位震荡期,进口米价格优势明显,5月我国大米进口量同比增幅仍然较大,大米也是谷物中唯一进口量同比增长的品种。从进口量看,2025年5月我国进口大米30万吨,环比减少25%,同比增长77.6%。1-5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22万吨,同比增长86.8%。

监测显示,截至6月末,泰国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06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24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385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13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381美元/吨,较上月末下跌3美元/吨。

后市预测

6月下旬,南方产区新季早稻陆续收获上市,早稻产情总体良好,国内稻谷市场逐步进入新陈交接期,预计短期内稻谷价格稳中趋弱运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上一篇:河南粮食市场5月份价格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2014 新乡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lsj.xinxiang.gov.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12120号
地址:新乡市胜利南街111号 电话:0373-2176836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7000009 豫公网安备41070302000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