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市场行情综述
5月,小麦市场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月初,受玉米价格上涨和持续干旱影响,市场预期得到提振,小麦价格因此呈现强势调整态势。不过,随着5月下旬三夏机收的全面展开,新麦上市供应量增加,产情逐渐清晰,市场情绪趋于稳定,陈麦价格开始由强转弱并快速接轨新麦。
根据市场反馈,今年新麦整体质量较好,面筋值较高,容重与去年相比持平或略有下降,蛋白含量略高于去年,赤霉病率较低。随着新麦产情明朗化,市场对未来小麦价格预测分歧有所减少,预计短期内市场将继续维持供应宽松、需求偏弱的格局。
小麦生长情况
中央气象台监测,5月,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3-5成,8-10日、21-23日出现两次明显降水过程,麦区干旱范围缩小、程度减轻。19-21日河南西部、陕西中部等地出现高温和轻至重度干热风,影响小麦充分灌浆;河南下旬多晴好天气,大范围麦收进展顺利。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结果表明,至5月中旬,全国大部作物长势接近或好于上年同期,长势持平和偏好面积比例为83%,麦区仅甘肃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苏皖中部等地部分地区作物长势差于上年同期。
市场供需情况
5月份,小麦市场先强后弱、阶段性运行特征明显。5月上旬麦价偏强运行,主要因素:一是临近新麦上市,粉企加大陈麦补库力度,以备在新麦上市初期企业的生产需要,这一定程度上对麦价形成支撑。二是近期玉米价格快速冲高,小麦玉米价差大幅收窄,饲料企业采购小麦力度有所增加。三是湖北新麦率先上市,整体质量较好,基层收购价1.18-1.2元/斤,高价行情带动市场情绪进一步升温。四是北方部分区域出现干热风灾害,引发新麦减产忧虑,推高市场看涨预期。进入5月下旬,随着三夏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新麦产情明朗,减产预期降低,市场看涨情绪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新麦规模上市,贸易商腾仓出货陈麦积极性上升,陈麦价格麦价承压回落,新陈麦价平稳接轨。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河北石家庄地区普通小麦进厂均价为245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为246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为2460元/吨,均与月初持平;河南郑州地区为2460元/吨,上涨10元/吨;商丘地区为2460元/吨,上涨1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为2450元/吨,下跌20元/吨。
面粉麸皮情况
5月份,面粉消费淡季,终端按需采购为主,粉企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5月28日,受调查面粉企业开机率42%,月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同期,华北黄淮制粉企业平均理论制粉利润-79,亏损幅度加大。其中,河北石家庄-64.8元/吨,山东济南-104.6元/吨,河南郑州-69元/吨。另据监测显示,截至5月28日,河北石家庄粉厂面粉出厂价为2700元/吨,较月初上涨20元/吨;山东济南为2660元/吨,下跌20元/吨;河南郑州为2680元/吨,与月初持平;商丘为2690元/吨,下跌10元/吨;江苏徐州为2660元/吨,与月初持平;安徽宿州为2660元/吨,与月初持平。
5月份,国内麸皮市场价格先强后弱、波动明显。5月上旬麸皮价格上涨因素:一是面粉消费淡季,麸皮产量有限。二是5月上旬豆粕、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刺激麸皮替代需求上升。进入5月中旬后麸皮走势强弱转换,影响因素:一是豆粕价格回落,用粮企业快速调整生产配粉,麸皮需求下降。二是下游饲料养殖需求一般,麸皮价格已达到阶段性高点,下游拿货心态趋紧。三是天气炎热,麸皮储存压力增加,粉企出货积极。价格监测显示,截至5月28日,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格为1740元/吨,较月初下跌60元/吨;山东济南为1740,下跌60元/吨;河南郑州为1730元/吨,上涨30元/吨;商丘为1610元/吨,下跌150元/吨;江苏徐州为1780元/吨,下跌60元/吨;安徽宿州为1780元/吨,下跌60元/吨。
后市预测
6月,新麦进入收购旺季,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面粉消费持续疲软,制粉企业的采购心态难以发生重大转变。短期内,市场供应过剩与需求不足的格局将进一步加剧。但受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支撑,麦价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玉米
市场行情综述
5月,玉米市场价格先升后降,整体维持偏强震荡格局。华北玉米余粮不足,贸易商惜售心态偏强,用粮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刺激市场出货。与此同时,为保障粮源供给,东北深加工企业相应提高收购价格。进入5月下旬后,随着新麦大规模收获上市,加之麦玉价差不断缩窄,贸易商逢高出货,施压玉米价格。
监测显示,截至5月末,河南焦作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48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10元/吨;山东寿光2430元/吨,上涨70元/吨;河北秦皇岛2330元/吨,上涨50元/吨;锦州港主流收购价2260-2280元/吨,上涨30元/吨;蛇口港二等玉米报价2390-2410元/吨,上涨70元/吨。
市场供应情况
玉米市场基层余粮清空,贸易商掌控市场供给,在成本支撑和看涨预期影响下,贸易商挺价惜售心理强烈。不过,随着新季小麦逐渐上市,部分贸易企业腾仓夏收,玉米市场供给随之增加。目前,麦玉价差收窄至百元以内,小麦饲用规模增加,叠加玉米价格偏高,小麦集中上市,或分流玉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深加工企业逐步进入停机检修期,后期需求下降,加之市场不断传闻进口玉米拍卖与稻谷拍卖,一定程度上或限制玉米价格,部分存粮企业落袋为安有序出货。进口方面,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5年1-4月我国玉米进口总量44万吨,同比下降84.5%。1-4月中国进口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累计649万吨,较2024年同期2435万吨,下降73.35%。
市场需求情况
5月份,生猪价格持续偏弱整理,二育进场受限,仔猪补栏旺季临近结束。不过目前能繁母猪存栏产能仍属正常,预计到国庆前生猪存栏仍将持续增长。不过当前生猪养殖利润已经降至微利,影响养殖行业将更加重视成本控制,散养户养殖心态趋于谨慎。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5月30日,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50元/公斤,内三元14.10元/公斤,均较较月初下跌0.39元/公斤。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38万头,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3%。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处于绿色区域。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监测,2025年4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53万吨,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9.0%。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42.1%,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新麦进入收购旺季,饲料企业增加低价新麦采购,此外中美贸易战的缓和及进口玉米、饲用稻谷拍卖将投放的消息也在影响用粮企业采购预期,预计后续饲料企业玉米采购策略或偏保守。深加工方面,行业亏损加剧,产品库存较高,以及后期即将进入停机检修期,加工企业原料需求或进一步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28日,国内淀粉行业开工率64%,与上月持平。其中,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开工率59%,华北地区75%。今年以来,淀粉价格涨幅普遍低于玉米,淀粉企业加工利润下降,国内淀粉库存维持高位。监测显示,截至5月28日国内深加工企业淀粉库存141.2万吨,周环比下降1.7万吨,月环比增加3.6万吨,同比增加34.5万吨,增幅32%。
后期走势预测
新麦快速收获上市,低价小麦将涌入饲用领域替代部分玉米需求。与此同时,深加工即将进入季节性停机检修期,亦同样限制了玉米市场需求的增长潜力。此外,进口玉米及饲用稻谷的潜在投放,也将增加市场供给压力,对玉米价格构成抑制。然而,考虑到本年度玉米产不足需,缺口则需替代弥补,以及基层余粮清空,贸易商挺价惜售情绪浓厚等因素,玉米价格下方存一定支撑。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内玉米市场价格将以偏弱震荡为主,但下方空间或相对有限。
稻谷
市场行情综述
5月份,国内粮价总体小幅抬升,加上国家不断推出刺激消费的举措,稻米市场信心受到提振,但供求宽松的基本面没有改观,且国际大米价格仍处低位,稻米市场整体上涨动力不足,呈现“价格总体平稳、购销清淡”的特征。受端午节影响,国内各地区糯稻米需求强劲,销区糯米销量增长明显,价格持续走高。
市场需求情况
由于当前大米供给充足、同质化竞争激烈、节假日期间物流稳定,对于大米价格推动力有限。而家庭消费端则受到饮食结构多元、主食消费趋减、预制食品替代等影响,对传统大米的采购量呈下降趋势。终端大米市场购销清淡,籼米价格保持稳定,粳米价格小幅上行但销量不高。由于终端需求难以提振,米价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叠加农忙时节外省务工人员回乡务农,部分地区大米消费更显疲软。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晚籼稻:湖南长沙普通中等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2640元/吨,广东广州3030元/吨,江西南昌2620元/吨,湖北武汉275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河南信阳2500元/吨,下跌30元/吨;安徽合肥2620元/吨,上涨20元/吨;粳稻方面: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格2720元/吨,上涨30元/吨;江苏南京普通粳稻2955元/吨,上涨45元/吨;安徽合肥2960元/吨,上涨140元/吨;吉林长春2940元/吨;辽宁沈阳292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
截至5月末,江西南昌晚籼米出厂价3860元/吨,广东广州4400元/吨,福建福州4440元/吨,湖北武汉4020元/吨,河南信阳3880元/吨,均与上月末持平。湖南长沙3920元/吨,上涨20元/吨。粳米方面:黑龙江圆粒粳米出厂价3730元/吨,上涨25元/吨;吉林长春普通粳米4360元/吨,与上月末持平。江苏南京3940元/吨,上涨40元/吨;安徽合肥3860元/吨,上涨80元/吨。
国际大米情况
受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冲突影响,国际大米价格出现小幅反弹,国内外大米价差有所缩小,但整体仍然较大,进口米存在价差优势,贸易商进口意愿提高,大米也是谷物中唯一进口量同比增长的品种,2025年4月我国大米进口量继续增加。从进口量看,2025年4月我国进口大米40万吨,环比增长66.67%,同比增长125.7%。1-4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92万吨,同比增长90%。
监测显示,截至5月末,泰国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430美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0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398美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大米的FOB报价为384美元/吨,较上月末上涨4美元/吨。
早稻生产情况及建议
中央气象台消息,截至5月末,早稻江南大部处于分蘖至拔节期,华南大部处于拔节期,海南处于乳熟成熟期。一季稻西南地区大部处于返青分蘖期,东北地区大部处于移栽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三叶期。预计未来10天,江汉、江淮、江南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强降水、强对流天气不利于江南、华南早稻晒田控蘖,湖北、西南地区要加快夏收扫尾,适时移栽水稻;东北地区大部时段以晴好天气为主,温度回升利于早田作物出苗、幼苗生长及水稻移栽返青。
后市预测
虽有国内粮价总体小幅抬升影响,稻米市场信心受到提振,但整体供求宽松格局仍然存在,且国际大米价格仍处低位,进口米存在价差优势,稻米市场整体上涨动力不足,预计短期将以小幅波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