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稳”确保粮食生产和供给
——省委一号文件咋落地系列报道之三
“仓廪实,天下安”。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供给,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我省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1300亿斤,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作出河南贡献。如何在高基点上稳定粮食生产和供给,省委一号文件给出了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
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
1339.08亿斤!这是去年我省粮食总产的数字,较历史最高年份2018年增加9.3亿斤;单产831.6斤,较历史最高年份2018年增加18.74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在高基点上再获丰收。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粮食生产大省河南,任何时候都要抓好粮食生产,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表示,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重视“三农”,越要重视粮食生产,守好“三农”战略后院,发挥好“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强农惠农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强大引擎。”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副处长杨亚军说,要坚持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基本政治责任不动摇,把粮食生产摆在“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狠抓粮食安全市长县长责任制考核,层层压实各级政府抓粮责任。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产粮大县奖补力度,稳定农民种粮基本收益,调动基层政府抓粮和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稳面积,要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放松。”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黄幸福表示,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编制实施新一轮建设规划,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度体系,坚持新建与提升并重,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60万亩。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可跨区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强化农田信息化建设,做好已建高标准农田摸底评估和上图入库工作,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科技人才装备支撑
尽管我省粮食取得连年丰收,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省农科院研究员田建民认为,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我省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约束趋紧,持续增产难度加大等问题。
我省在粮食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有1.1亩,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5,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基本没有可能;另一方面,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的1.42%,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农业可用水资源日益紧张。此外,近年来我省干旱、洪涝、风雹、冻害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农业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对异常天气灾害的抵御能力仍然不强。
“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要强化科技人才装备的支撑作用,推进藏粮于技增产出,加强防灾减灾减损失,发展优质粮食增效益。”田建民说。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重要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和供给,要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不停步。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推广,进一步挖掘科技的增产潜力。一方面,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建设,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加快分子育种、远缘杂交、单倍体育种等新技术应用,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另一方面,扎实开展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攻关,全力攻克影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的技术瓶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我省小麦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期,各地不误农时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防疫情、抓春管,“雨水”节气当天,荥阳新田地合作社出动十多台植保无人机,计划10天内把1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喷防一遍。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忙碌的身影映射出丰收的希望。